華中電網供電范圍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四省,是全國互聯(lián)電網的聯(lián)網中樞、安全中堅和資源中繼,對保障全國電網安全穩(wěn)定運行具有重要意義。2017年,華中電網電力交易成效顯著,有效消納區(qū)域內外清潔能源,全年電力供應得到有效保障。保障電網安全,促進清潔能源消納,推進綠色發(fā)展,電力交易可謂功不可沒。
2017年5月,華中電網利用抽蓄電站跨區(qū)消納西北低谷新能源的首次交易達成。圖為湖北白蓮河抽水蓄能電站。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供圖
2017年迎峰度夏期間,持續(xù)的高溫天氣給華中電網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帶來了不小挑戰(zhàn)。圖為江西樟樹市供電公司員工巡視供電線路。龔可欣攝
負荷創(chuàng)新高,電力交易助電網過難關
華中電網是世界上運行特性最為復雜的區(qū)域電網之一,區(qū)域內各電壓等級并行,交直流混聯(lián),水火并重,省與省之間電網特性、電源結構差異也比較大。如何使華中電網更好地服務當地乃至全國的新能源和經濟發(fā)展?電力交易給出了答案。
湖南的居民肯定忘不了2017年夏天的汛情。
2017年6月22日至7月2日,湖南全省降雨量達到了287毫米,60個縣市出現極端降水,長沙、益陽、永州、湘西、岳陽等市州受災嚴重。7月1日,湖南境內各支流注入長江流量急劇加大,城陵磯水位持續(xù)上漲,超過警戒水位,長江中下游汛情告急。
更甚的是,汛情剛剛得到控制,整個華中地區(qū)又開始高溫災害性天氣。當時的高溫影響范圍廣、極端性強、持續(xù)時間長,一直到7月底,隨著9號臺風的移動,覆蓋華中地區(qū)的高溫范圍才開始從北向南逐步減退。
極端天氣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華中居民苦不堪言。而他們不了解的是,這樣的災害性天氣對電網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
除了暴雨造成電網設備和線路受損,華中電網用電負荷記錄九次刷新,最大用電負荷達1.37億千瓦,同比增長了12.3%。2017年7月24日,華中電網首次出現歷史上全網及四省用電電力、電量同創(chuàng)新高的情況。氣象部門數據顯示,2017年7月,華中四省日平均氣溫、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分別為31.1攝氏度、36.9攝氏度、26.4攝氏度,均為自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資料以來最高。武漢7月27日最高氣溫達到39.6攝氏度,達到當地氣象部門有記載以來的歷史極值。
高溫“烤驗”電網。負荷的節(jié)節(jié)攀升突顯了華中電網嚴峻的供電形勢。
翻開中國地圖,華中四省的位置位于我國正中心。在國家電網供區(qū),華中電網承東啟西,接南望北,通過“八直兩交”共10條跨區(qū)通道實現了與東北電網之外其他所有區(qū)域電網直接互聯(lián),最大跨區(qū)交換能力達3747萬千瓦,是全國互聯(lián)電網的聯(lián)網中樞和安全中堅,全國的能源資源在這里連接。華中電網是世界上運行特性最為復雜的區(qū)域電網之一,區(qū)域內各電壓等級并行,交直流混聯(lián),水火并重,省與省之間電網特性、電源結構差異也比較大??梢哉f,華中電網對保障全國電網安全穩(wěn)定運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如何利用好這個平臺,更好地服務華中地區(qū)乃至全國的新能源和經濟發(fā)展?電力交易給出了答案。
以2017年夏季的情況為例,在華中電網負荷屢創(chuàng)新高的過程中,跨區(qū)、跨省的靈活交易、尖峰時段的有力支援,幫助華中電網有驚無險地經受住了極端天氣的考驗。
記者了解到,2017年夏季,國家電網公司華中分部充分利用華中電網的電力優(yōu)化配置平臺,使全網備用“扭緊為盈”,保障了電網可靠供電。
2017年6月4日,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祁韶直流)投運,華中電網形成了“一交兩直四過境”的特高壓格局,跨區(qū)通道達到10條,跨區(qū)受入能力達到1571萬千瓦,為電力交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湖南汛情發(fā)生后,華中電網通過三峽電力置換、抽蓄跨省調用調峰、水電應急外送、祁韶直流臨時停運等措施,打了一套交易的“組合拳”,全力消納湖南水電。為應對隨后的高溫,華中電網又通過增送祁韶直流送電功率60萬千瓦、臨時借用西南水電送華北電力60萬千瓦、加大西南外送華中力度168萬千瓦、頻繁組織省間互濟交易、調劑三峽電廠“尖峰”電力100萬千瓦等措施,分別增加湖北、湖南、江西高峰電力240、280、60萬千瓦,有力保證了全網及各省電力的有序供應。
在國調中心和跨區(qū)跨省臨時電力支援總計達22次的局面下,國家電網公司華中分部攜手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四省電網共同渡過了難關。
爭取多方支持,電力交易質、量雙提高
電力交易的開展,促進了華北、西北電能在華中消納。圖為位于甘肅嘉峪關戈壁灘上的一處風電場。孫耀賢 攝
鑒于華中電網舉足輕重的地位和電力交易的重要作用,2017年,國家電網公司華中分部針對電力交易工作做出了一系列積極嘗試,電力市場建設收獲了許多成果。
2017年4月~5月,一支工作小組用不到20天的時間,先后走訪了國家能源局湖南監(jiān)管辦、湖南省經信委、國家能源局河南監(jiān)管辦、河南省能源局、國家能源局湖南監(jiān)管辦、國家能源局華中監(jiān)管局、湖北省能源局和江西省能源局。這支工作小組就是由國家電網公司華中分部員工組成,圍繞新能源發(fā)展趨勢、清潔能源消納形勢任務,向走訪單位重點匯報了華中電網安全綠色調度行動計劃方案及服務四省的措施。
走訪的7家單位不約而同地對國家電網公司華中分部多年來在服務地方經濟建設、保障電力可靠供應方面所做工作表示高度肯定和感謝,并達成了支持特高壓環(huán)網建設、建立大氣污染協(xié)調治理機制、區(qū)內火電參與發(fā)電權交易、加入省級電力市場管委會等4項共識。
爭取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在開展跨區(qū)跨省電力交易、促進清潔能源消納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視。2017年4月,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寇偉在給華中分部的批示中指出,加大清潔能源消納力度是國務院的要求,國家電網公司對此負有重要責任。與地方政府、能監(jiān)部門加強溝通、匯報非常必要,減少“三棄”只有在更大范圍內才有可能。
因此,華中電網在多次走訪四省政府部門的同時,通過召開華中地區(qū)政企協(xié)調會等形式,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匯報溝通,及時通報國家電網公司新能源跨區(qū)消納理念和交易安排,大力配合綠色調度行動計劃的實施。
在此基礎上,記者還從國家電網公司華中分部了解到,2017年,華中電網調整了特高壓華北電能、靈寶西北電能的消納對象和消納比例,確保華北電能、西北電能在華中消納;同時,提前會同國家電網公司西南分部、四川公司,研究落實西南水電送華中45.2億度交易計劃安排,協(xié)調消納原則、組織價格談判,通過北京電力交易平臺予以落實,11月份又主動向分部爭取政策傾斜,延長向華中外送時間、增加水電交易電量。
另外,針對湖南消納祁韶特高壓電能的困難,華中電網創(chuàng)新提出多元化組織交易和祁韶直流電能納入華中全網統(tǒng)一消納的建議,獲得了國家電網公司總部的批準,動態(tài)銜接了發(fā)、輸、用各環(huán)節(jié),網省協(xié)同、專業(yè)協(xié)同、送受協(xié)同,有效保證了祁韶直流年度交易計劃65億度目標的完成。
在一系列的努力下,2017年華中電網電力交易成績斐然。在采訪中,記者獲得了一些數據,電力交易增長態(tài)勢一目了然。
截至2017年10月31日,華中電網裝機21049萬千瓦,其中水電5603萬千瓦、火電13427萬千瓦、新能源2019萬千瓦;全社會用電量6552億度,同比增長8.17%;跨區(qū)交換電量984億度,同比增長17.49%,跨省交換電量292億度,同比增長7.06%。2017年1月~10月,華中電網累計實現國家電力市場交易電量1044億度,同比增加122億度,增長13.2%(其中向華北、南方轉送西北、西南交易54.6億度);累計完成購電量1118億度,同比增加112億度、增長11.4%。
事實上,除了直觀的數據上的變化,經過一整年的努力,電力市場秩序和市場建設也在朝著更加健康和完善的方向發(fā)展。
國家電網公司華中分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2017年,華中電網總分部一體化交易專業(yè)融合和管理水平持續(xù)提升,電力市場秩序和交易合規(guī)管理不斷加強,市場建設研究也收獲了豐富的成果。
以電力市場預測為例,2017年,華中電網結合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氣候變化、空調負荷等因素,運用大數據技術和運籌學理論開展了電力市場預測,迎峰度夏(冬)供需形勢預測與平衡分析取得良好效果,預測深度和報告質量都非常優(yōu)秀。包括前文中提到的在夏季汛情和高溫接連發(fā)生的狀況下,華中電網依然保持安全穩(wěn)定運行,不得不說電力市場預測也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減少“三棄”,推動清潔能源跨區(qū)跨省交易
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進一步保障了華中電網電力交易的順利進行。張力 攝
華中電網通過電力交易消納了西北地區(qū)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電量。圖為位于甘肅嘉峪關的一處光伏發(fā)電站。孫耀賢 攝
近年來,華中電網逐步由受端電網轉為送受并重。因此,華中電網本身也已經意識到,除積極消納西南富余水電和西北新能源發(fā)電之外,通過電力交易促進區(qū)內清潔能源利用也十分重要。
電力交易質量的增長是一個過程,而正如寇偉指出,積極消納清潔能源、促進能源和電網的綠色發(fā)展才是目的。
2017年5月,通過北京電力交易平臺,利用華中抽蓄電站跨區(qū)消納西北低谷新能源電量的首次交易得以達成。交易電量由湖北白蓮河、江西洪屏抽蓄電站按2:1的比例消納;西北送出電量全部為低谷新能源電量,成交電量0.66億度,其中甘肅送出0.44億度,新疆送出0.22億度,交易低谷電力30萬千瓦。
如何理解這0.66億度電帶來的效益?國家電網公司華中分部相關負責人為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抽蓄電站抽四發(fā)三的效率計算,相當于西北低谷新能源電能替代華中高峰火電0.5億度。按每度供電煤耗320克計算,相當于節(jié)約標煤1.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萬噸,社會效益明顯。另一方面,從企業(yè)效益來看,西北新能源發(fā)電企業(yè)參與本次交易,一方面減少了棄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兩部分收入,其中交易收入增加990萬元,可再生能源補貼收入增加1004萬元,合計增加收入1994萬元。
在分析華中電網抽蓄電站運營情況的基礎上,利用抽水蓄能電站削峰填谷作用,跨區(qū)消納西北低谷新能源,實現了社會效益和企業(yè)效益“雙贏”,可謂華中電網的創(chuàng)新之舉。通過這項創(chuàng)新,截至10月底統(tǒng)計數據顯示,華中電網完成交易電量2.58億度。
促進清潔能源跨區(qū)消納,這樣的案例舉不勝舉。
2017年,華中電網開展了華中火電與西北新能源跨區(qū)發(fā)電權置換交易多(雙)邊協(xié)商,推動了華中首創(chuàng)的交易創(chuàng)新全國推廣,實現甘肅新能源置換河南火電發(fā)電權交易2億度;推動了湖北、青海兩省能源合作戰(zhàn)略協(xié)議落地實施,全年消納青海光伏發(fā)電5億度;提前約定交易價格和消納原則,組織簽訂《2017年西南富余水電消納框架協(xié)議》和《2017年湖南富余水電消納框架協(xié)議》,始終保持川渝—渝鄂通道最大功率外送,確保西南、湖南富余水電得到及時消納利用。
近年來,華中電網逐步由受端電網轉為送受并重。因此,華中電網本身也已經意識到,除積極消納西南富余水電和西北新能源發(fā)電之外,通過電力交易促進區(qū)內清潔能源利用也十分重要。
采訪中記者得知,針對區(qū)內清潔能源利用,華中電網也作出了一系列努力。一方面分析和挖掘各省電力消納潛力,豐富完善華中電網促進新能源省間消納工作方案;另一方面也展開積極嘗試。如2017年,華中電網組織湖北交易中心、湖北能源集團磋商,實現了2009年以來湖北富余水電的首次外送,交易電量為0.2億度。
值得一提的是,華中電網還利用跨區(qū)通道剩余空間,配合調度部門實施跨區(qū)新能源現貨交易,完成21.4億度的新能源交易結算任務,占全國現貨交易總量達到47%之多。
數據顯示,2017年,華中電網全網調峰棄水電量同比下降1.21億度,棄水率同比下降7%,棄風電量同比下降0.39億度,棄風率同比下降53%,消納西北新能源202.1億度,同比增長175%,消納西南水電46.8億度,同比增長66.3%。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科技創(chuàng)新精神,傳遞更多科技創(chuàng)新信息,宣傳國家科技政策,展示國家科技形象,參與國際科技輿論競爭,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網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