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歐盟正在進行一項名為Fast Track的大規(guī)模聯(lián)合研究計劃,該計劃由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牽頭協(xié)調(diào),旨在向市場提供下一代薄膜太陽能技術。這項計劃由歐洲18家領先的業(yè)內(nèi)公司和科研機構參加,其共同目標為太陽電池穩(wěn)定效率達到14%,試驗組件效率達到12%,成本則控制在0.5歐元/Wp之內(nèi)。
該計劃將耗資1400萬歐元,其中歐盟研究基金將為項目投資930萬歐元。
近幾年來,研究人員努力實現(xiàn)硅基薄膜技術的產(chǎn)業(yè)化。幾家公司先后在2010左右生產(chǎn)出效率達到10%的硅基薄膜組件產(chǎn)品(面積大于1m2)。而硅基薄膜技術的下一項挑戰(zhàn)就是如何生產(chǎn)結構復雜但效率更高的硅薄膜多節(jié)太陽能電池。其難點在于基材和每一層材料的幾何尺寸及物理性質(zhì)都會影響整個器件的性能,例如光的吸收能力(保證高電流)和電氣性能(開路電壓和填充因子)。
在這項合作研究項目中,研究人員將嘗試使用多種新材料,包括:多相納米材料(例如摻雜納米晶體氧化硅nc-SiOx,和高結晶度納米晶體硅nc-Si材料)、頂層電池材料、納米壓印材料、以及透明導電氧化層。
多節(jié)太陽能電池的制造還仰賴于合適的設計及設備。其中的難點包括:粗糙表面上的材料生長控制技術、高速納米晶體硅沉積技術、多步頂襯刻蝕、靜態(tài)及動態(tài)等離子沉積技術。
參加這一項目的機構包括:
洛桑聯(lián)邦理工學院(EPFL)
捷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Fyzikální ústav AV ČR, v. v. i)
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大學(Univerza v Ljubljani)
英國公司CVD Technologies
荷蘭烏特勒支大學(Universiteit Utrecht)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荷蘭科研基金咨詢機構Uniresearch
荷蘭能源研究中心(Stichting Energieonderzoek Centrum Nederland,英文簡稱ECN)
意大利國家新技術能源及環(huán)境研究院(Agenzia Nazionale per le Nuove Technologie, L‘Energia e lo Sviluppo Economico Sostenibile,英文簡稱ENEA)
德國德累斯頓工業(yè)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aet Dresden)
歐瑞康太陽能公司(Oerlikon Solar)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
德國公司Malibu
博世太陽能(Bosch Solar)
德國公司FAP Forschungs und Applikationslabor Plasmatechnik
歐洲平板玻璃制造商Euroglas
荷蘭絨面膜生產(chǎn)商Solarexcel
德國設備制造商Singulus Stangl Solar
免責聲明:本網(wǎng)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科技創(chuàng)新精神,傳遞更多科技創(chuàng)新信息,宣傳國家科技政策,展示國家科技形象,參與國際科技輿論競爭,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網(wǎng)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