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科技圈最流行的熱詞是什么?不是“然并卵”也不是“城會玩”,而是“微博大V”。12月9日,由微博主辦的V影響力峰會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微博聯(lián)合新榜制作并發(fā)布權威榜單“垂直V影響力榜”,榜單內容囊括財經、醫(yī)療、電影等多個領域,其中,教育榜前十名上榜者不乏校園類自媒體大V@清華南都,知名微博紅人@張鳴、@艾力酷艾英語、@管鑫Sam、@蔣中挺、@何凱文、@陳昌鳳、@李北方,開放式教育平臺大V@北大清華講座以及教育機構知名官微@北大新媒體。
本次發(fā)布為2015年“垂直V影響力”年度榜單。榜單根據短微博/長微博/視頻發(fā)布數、被轉發(fā)、評論、贊的次數、被閱讀、打賞、訂閱、曝光的次數等細分指標,綜合考量影響力。事實上,這是繼微博發(fā)力社交化教育領域后的一次微博與“頭部作者”間的交互合作,并且可以從中一窺其未來發(fā)展的趨勢。
新浪微博,垂直V影響力榜——教育榜前十強
微博大V帶來的流量經濟不容忽視
如今,微博大V作為微博平臺上內容的生產者已成為受眾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粉絲經濟的興起也為其帶來了持續(xù)的商業(yè)變現(xiàn)可能。通過微博平臺,“頭部作者”將有趣的內容傳播給受眾,后者根據興趣需求帶來活躍度從而產生了一種具有交互性質的社交化屬性。
根據微博的調研發(fā)現(xiàn),學生使用微博呈現(xiàn)出休閑娛樂為主,多種實用功能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娛樂信息瀏覽和關注明星賬號依然是主流的微博使用目的;另一方面,學習、交流、就業(yè)等理性、實用、具體性的功能也是其多元化的使用目的。
在微博平臺,無論是語言培訓、職業(yè)考試、技能培訓、興趣愛好,都可以找到明確的內容生產者,這批教育內容的生產者作為教育領域的“頭部作者”,已經獲得持續(xù)的規(guī)?;儸F(xiàn)能力。也正是此上兩種需求刺激和帶動了教育服務微博的發(fā)展,讓以學生需求為導向的微博教育服務脫穎而出。
微博教育負責人魏莉表示,截止11月,微博用戶對教育內容的閱讀量超過114億次。所產生的教育類熱門話題超過2萬個,而通過這些大V吸引的5200萬學生群體產生的流量經濟更是不容忽視,開放式的社交化學習平臺更有助于獲取多樣的信息。
社交化平臺為內容貢獻者帶來更多變現(xiàn)可能
在新媒體時代,微博大V們充分借助微博這一開放式的社交化平臺,帶領粉絲們不斷耕耘著自己的微博,將自己的觀點和思想傳播給更多的需求者,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據教育領域“垂直V影響力”榜單顯示,所有上榜者影響力均為96%以上,其中第一名@清華南都影響力高達98%,微博粉絲數已達167萬;@艾力酷艾英語的影響力為96.77%,微博粉絲數331萬。
可見,個人魅力和專業(yè)精神的深度營銷已成為吸引粉絲用戶的關鍵因素,但是,想要提高用戶的黏著度,能夠提供優(yōu)質的教育內容和滿足用戶需求的服務才是王道。朗播網創(chuàng)始人杜昶旭認為,內容+服務模式可能是未來三年左右的時間里面,大家會比較主流認可的一種方式,基于內容的方式去做流量獲得非常值得提倡。
而微博基于5200萬的學生用戶、開放式的社交化學習平臺、精準的大數據分析以及真實有效的互動實現(xiàn)了將高品質的教學內容精準的輻射給有教育需求的用戶從而建立用戶與教育內容生產之間的社交關系并將流量轉化為粉絲,同時教育內容生產者的品牌影響力、粉絲構成、內容生產、閱讀和互動產生多維共振,最終實現(xiàn)教育內容創(chuàng)作者的商業(yè)價值最大化。
北京林業(yè)大學教授、知名新浪博主專欄作者李鐵錚認為,相對于局限的微信來說,微博集大眾傳播媒體屬性、自媒體屬性、社交媒體屬性、多媒體四性合一,將四個性質和特點融合于一身,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戶和內容貢獻者各方的需求。在方便用戶獲取信息的同時也能夠幫助教育內容生產者的商業(yè)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微博正在以漸趨完善的服務商、支持方、支持方的生態(tài)圈以及自身的支付能力來打造一條社交化學習平臺的通路。微課堂作為微博的支持方之一正在踐行著通過自身平臺為更多的教育機構提供入口渠道支持,讓更多的教育機構輕松和低成本甚至沒有成本的實現(xiàn)在線視頻教學,并且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微課堂CEO范曉京認為,社交網絡所構建的共享經濟模型,更容易實現(xiàn)教育服務的價格鎖定,更能有效的實現(xiàn)教育的提供者和學習者的服務認同。
魏莉表示,對培訓機構、商家、服務提供商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能夠實現(xiàn)商業(yè)價值變現(xiàn),目前,很多大V其實是可以通過微博實現(xiàn)他的廣告分成、實現(xiàn)他的版權采購,在由微博搭建的社交化教育平臺里面,我們能夠實現(xiàn)各方得益。
2015 新浪微博垂直V影響力榜——教育榜前十強微博大V賬號盤點:
@清華南都:
定位于文摘剪報,內容圍繞校園熱點、貼近同學的日常題材,發(fā)展至今微博粉絲數已達到167萬。
@北大新媒體:
北京大學創(chuàng)意產業(yè)研究中心新媒體研究室官方微博,集學習、參與、互動、分享為一體的微博大V,目前微博粉絲數已達43.3萬。
@張鳴: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教授,以其犀利的觀點和言論吸引了很多粉絲用戶,目前微博粉絲量已達77萬。
@艾力酷艾英語: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演講、培訓師,CCTV演講賽教師組全國亞軍,經常分享一些英語教學方法和視頻,粉絲量達331萬。
@管鑫Sam:
譯者,代表作《英國下議院首相質詢》系列視頻等,獨立字幕制作人,微博簽約自媒體,粉絲36萬。
@蔣中挺:
考研政治教師,微博簽約自媒體,粉絲75萬。
@何凱文:
文都教育考研英語首席主講名師,微博簽約自媒體,粉絲130萬。
@北大清華講座:
【共享促進教育機會平等】北京各高校開放免費講座發(fā)布+名師大課。人大、北師大、北外、北航、農大、中傳、中財等,粉絲14萬。
@陳昌鳳: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陳昌鳳,粉絲236萬。
@李北方2:
觀點和言論得到了廣大粉絲用戶的追捧,微博影響力95.98%,粉絲一萬四千人。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科技創(chuàng)新精神,傳遞更多科技創(chuàng)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