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 (記者 孫舒揚) 網上超市或許是一種難以盈利的經營模式。昨日,有消息稱,后瑪特網上超市的資金鏈已經斷裂。
記者昨日致電后瑪特網上超市客服,其已處于無人接聽狀態(tài)。不過,其網上超市平臺還可照常使用并下單。曾任1號店副總裁的后瑪特網上超市董事長雷霆的電話也一直無人接聽。
盡管資金鏈斷裂的消息沒有得到后瑪特方面的正面回應,但雷霆寫給員工的郵件稱,“這是不得已的事情”。同時,他還對部分留守人員表達了謝意。 而且,據(jù)后瑪特合作物流公司人員透露,由于拖欠貨款并且沒有償還能力,多家物流公司已拒絕與后瑪特網上超市合作。
后瑪特網上超市面臨夭折并非個案。從去年開始,包括上海“大貨棧”、北京“懶家伙”等一批網上超市紛紛倒閉。這為曾經如火如荼的網上超市領域潑了一盆冷水。
事實上,網上超市興起于2008年,當時,1號店開創(chuàng)了“網上超市”模式。1號店成立后,國內多家電子商務企業(yè)紛紛試水該模式。不過事與愿違,除了純網商開設的網上超市紛紛夭折外,實體零售巨頭家樂福、沃爾瑪旗下網上超市也運營得“不溫不火”,美廉美網上商城甚至在成立半年后關停。
“電子商務經營中,網上超市相對難做。”艾瑞咨詢高級分析師蘇會燕表示,一般情況下,網上超市的商品價格比已經利潤不高的實體超市的商品價格還低,而且網店還要肩負為消費者免費配送的義務,這進一步壓低了企業(yè)的盈利空間。要想存活下去,網上超市需要大量的訂單作為支撐。但目前,即便是規(guī)模龐大的實體超市都沒能培育出足夠數(shù)量的網上消費者,純網商出身的網上超市品牌的生存現(xiàn)狀可想而知。
據(jù)一位知情人透露,1號店能取得目前的成績,與其母公司平安集團對企業(yè)訂單的支撐不無關系。
除了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以外,目前網上超市的冷酷現(xiàn)實也讓不少風投望而卻步。
責任編輯:徐陽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科技創(chuàng)新精神,傳遞更多科技創(chuàng)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